你借出去的钱,有没有突然发现对方拖了好几年都没还?更扎心的是,等你终于打算打官司时,律师却说:‘过了诉讼时效,难办了。’——别慌,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说透。
诉讼时效到底怎么算?
一般来说,民事债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。从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那天开始算。比如,借条写明2022年1月1日还款,结果没还,那诉讼时效就从次日,也就是2022年1月2日起算,到2025年1月1日截止。
但注意!如果你中间催过他还钱,比如微信留痕、短信记录,甚至对方回了一句‘再等等’,都可能构成‘时效中断’,时间重新计算。
那过了时效,就彻底没救了?
不是的。法院不会主动驳回。对方必须自己提出‘已过时效’的抗辩,法官才会考虑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悄悄起诉,对方没请律师、不懂法,没提这事,你照样可能赢。
但风险也在这儿。一旦对方拿时效当盾牌,法官通常会判你败诉,哪怕欠钱是真的。
所以别赌对方不懂法。真想拿回钱,别拖。三年不是保质期,而是法律给你的行动倒计时。
关键提醒: